研究完就业数据,我发现了一些秘密!

2021-12-25 19:12

如果问,2022年最火烧眉毛的经济问题是什么?

可能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,比如地产、出口、消费、人口…

但是很多人都会忽视一个横亘在我们面前的、最迫在眉睫的问题:就业

就业问题,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着墨极多,通稿基本上用一整段篇幅对就业问题进行讨论,史无前例,这表明就业地位实际上被提得非常高了。

那么当前我国就业情况如何呢?

这么说吧,有多个不太积极的数据,已经达到历史最高。

01 中国就业问题空前严峻

如果你只盯着官方的那点就业数据看,那数据依旧比较乐观。


但你就当正能量随便看看,解解闷,不用太当真。

中国一般使用失业率口径观察就业情况,核心指标就两个:

登记失业率(季)和城镇调查失业率(月)。

其中城镇调查失业率频率高、更准确,使用最多。

今年9月之后,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低于2018年以来同期水平。也就是说,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,甚至更优!

城镇调查失业率已恢复正常(%)

然而,就业市场真的如此花好月圆吗?

我们从其他多维数据就可以印证,当前就业并不容乐观。例如,失业金申请人数已经突破天际,仍处历史高值。

失业金领取人数历史高位(万人)

实际上城镇失业率很多时候是失效的,为什么?因为这里有一堆大BUG。

就比如说失业率对于工作的门槛定义是:一周内工作一个小时。

例如你自己开店,哪怕在过去一周开了一个小时然后关门,那你也不算失业。

再比如说,按照定义,失业者指在3个月内积极寻找工作,如有合适机会可以在2周内开始工作的人。

而疫情期间由于隔离管制等举措,部分失业者在2周内就无法工作,直接就被视为退出劳动力市场了。

更关键的是,这种总量层面的指标,很难反映疫情以来,经济的结构性分化导致就业的结构性分化,自然也就难以描绘当前就业的全貌。

就在前几天,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、社科院领导发表演讲,直接指出:

虽然我国总就业人口中,16-60岁的失业率不到5%。

但分年龄段来看,16-24岁群组的失业率为15%,而20-24岁群组的失业率更高达20%。

一般来说,20-24岁人口失业率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。直白点说吧,5个大学毕业生里就有1个找不到工作,毕业即失业。

2022年,中国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1020万,达到历史最高水平。上千万的毕业生,将要流向哪里?

高校毕业生人数破新高(万人)

我们再看两组数据:

2022年,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突破212万,相较2021年增加54万,达到历史最高。

公考人数破历史新高(万人)

2022年,考研报考人数突破450万,相比较2021年增长85万,达到历史最高。

考研人数破历史新高(万人)

所以1000万大学毕业生中,可能会有至少200万考公,450万考研。

需要提醒的是,考研和考公,不计入失业。换言之,大学生实际就业压力会比失业率显示的更高。

02 就业数据说明了啥

有一个潜在的经济学现象:想要知道宏观环境好不好,就看年轻人毕业去往何处。

一个高速增长的环境中,大学生毕业优先涌向哪里?

民营企业、创业公司,科技、互联网、新金融等新兴行业。志向更高远的,直接选择独立创业。

因为在经济腾飞的环境下,哪里都充满机会,到处都是创富神话。

但是,一个增速不振的环境中,大学生毕业优先涌向哪里?

考公、考研……

增量不在,机会越来越少,只剩下“内卷至死,卷王永生”的职场内耗,索性就直接走向了躺平的佛系路线。

现在年轻人的圈子里有一个词很时尚:慢就业。

慢就业是指,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打算马上就业,而是暂时选择游学、考研、考公、在家陪父母,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。

我天,现在待业啃老已经这么高端了吗?

03 为什么找不到工作

一方面,当代年轻人要求确实非常高,理想确实很丰满。

最近,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的在校大学生,也就是99年左右出生的孩子,做了一个调查,结果显示:

有超过20%的大学生预期自己毕业后即月薪过万,有67.65%的大学生评估自己毕业10年内就会年入百万。

是的,你没看错,年入百万。

要知道,去年我国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,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仅仅只有1000元。

咱也不好评价啥,要不上个鸡汤吧,罗曼罗兰说,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,还依然热爱它。

另一方面,全社会的就业岗位却在迅速减少,特别是一些传统的高收入行业。

教培。根据前程无忧数据,2020年教育行业吸纳了最多的应届毕业生。如今遭遇灾难式下滑,一个新东方就优化掉了4万以上的岗位;

房地产。从下半年开始被按在地上摩擦,销售和中介等诸多岗位加速萎缩,有的房企已经裁员过半。

互联网。被重捶,以BAT为代表的一众企业不仅失去了往日光环,大面积裁员的传闻也此起彼伏。

这些年轻人扎堆的行业,就业岗位却在减少。上百万精力旺盛年轻人,怀着月薪过万、年入百万的“客观”想法,涌入社会。如果这群人长时间找不到工作,四处碰壁怎么办?

你总不能指望他们都宅在家里,手捧各种清奇玩意儿,来波老铁666,赶快点击下方链接啥的吧。

所以,2022年,年轻人的就业,正在成为最大的挑战。

04 回过头来看宏观

回过头来看上层的一系列工作安排和部署,理解起来就更加直观清晰了。

稳增长,保就业,是2022年的首要目标。

去年的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第一条是什么?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。

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第一条是什么?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。

而就业,是最大的民生,也是“六稳”“六保”之首。

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速达到了9.8%,但是方向是向下的,第三季度放缓至4.9%。

这里啰嗦点入门知识,毕竟直到现在还有人不清楚GDP增速有多重要。

简单讲,GDP是社会财富的标志。如果把社会财富比作蛋糕,GDP快速增长,意味着社会财富增加了,我们创造的蛋糕更大了。

除了影响钱袋子,受GDP影响的还有“饭碗”,高层曾经用三句话清晰的回答了GDP增速与就业的关系:

我们关注GDP,其实关注的是就业;

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,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;

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,需要7.2%的经济增长。

所以你看上层年底提出这个稳那个稳的,其实最核心的就一个,保GDP增速,保就业。

05 宽松已经明确

前几天央行时隔20个月突然降息,再前一阵才刚刚降准,宽松的通道打开,开闸放水启动。

很多人有疑惑,又是降降组合,还稳不稳物价了呢?放出来的水,又脱实向虚了怎么办?

这些问题固然重要,但是没有拉动增长和保障就业重要。怎么拉、怎么保?古往今来就三招:

1. 放水。有了流动性,把总的增量做上去,把蛋糕做大。大河有水小河满,蛋糕更大了,分到你我每个人身上的小蛋糕才可能更大。

2. 以工代赈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,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。上面掏钱,上马大项目,有了大项目,更多的人有活干,才有钱赚。

3. 找平衡。什么意思呢?年轻人气盛爱攀比,爱攀比就容易不平衡,不平衡多了就容易有戾气,有戾气就容易变成社会的搅屎棍。所以要公平,至少是看起来相对公平。

工作会议又重点提了共同富裕,提了加大保障房建设,提了反垄断。

总之,给你赚钱的机会、给你工作、给你住的地方。

然后让你看到加剧贫富分化的行业被政策爆捶。让你能亲眼目睹那些什么凡凡、娅娅这些工作没啥技术含量,还赚钱多、瞎胡作、不交税的人都没啥好下场。

大部分人心里就平衡了。

06 我是神总结

由于多方面原因,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未能很好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变动。中国实际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。

更加强有力的宏观刺激措施亟待出台!更加强有力的政策工具大概率会继续推出。

说了这么多想表达什么?那就是2022年(至少上半年),是一个宽松大年。

可能你觉得太宽松,会出现各种问题。但没办法,一切都要为“稳”让路,为保就业让路,这是特殊环境下的必然,你我都无力改变。

而宽松也就意味着资产价格一定会上涨。你有这个精力去吐槽,还不如努力抓住点什么。宽松之年,最悲惨的就是别人在水里,在船上,而你还站在岸上。

常规投资渠道,无非就三种:不动产、高息理财和股市。

当然除了股市,门槛都太高,毕竟价值高的门槛才高,门槛一低垃圾就多。

并且不会普世大涨,就比如房地产,被政策揍的太惨,房住不炒的口号喊的太嘹亮,一时半会儿缓不过劲来。

那么具体的机会,将出现在哪里?

还是那句老话,水流向哪里,哪里就会创造财富,哪里才有投资机会。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强调的很明确了:

新基建、专精特新、新能源等等,总之还是这些不会变。以前吃头席的是房地产,现在靠后站,先让这些硬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吃饱了再说,这是ZF已经规划好的方向。

既然如此,作为普通人应该怎么办?

打不过,就加入。当然加入的方式有很多种,有力的出力,有钱的出钱。出力的薪资回报,出钱的投资回报。

总之,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。政策永远不可能阳光普照所有人,永远都会有倾斜,你只用管为什么,不用管凭什么,永远不要和趋势对抗,顺势而为!



投资对话100集,答疑解惑惹人迷

只要你点,收获不浅

评论问答